氣動角座閥。優發娛樂官網app下載。氣動腰鼓閥氣動閥門。7月10日,中國機械聯副會長葉定達、總工程師李燕霞在中國機械聯工作總部會見了來訪的南皮縣縣長羅遙一行。會上,羅遙縣長介紹了南皮縣產業發展現狀、特色產業布局,從產品規模,種類,產業鏈定位,到後續發展規劃做了詳細介紹。希望能借助中國機械聯行業及專家資源優勢,對集群發展以及申報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工作給予指導、咨詢和幫助,為南皮縣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葉定達副會長對羅遙縣長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並表示,國家高度重視產業集群發展工作,近年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中小企業集群式發展。他肯定了南皮縣近年來取得的成績,並建議南皮縣進一步做好集群發展規劃,逐步健全集群內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推動集群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李燕霞總工程師根據南皮縣產業發現現狀,對南皮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給出了專業化的建議。與會雙方就南皮產業集群的基礎條件、發展特點進行了深入探討,就未來的合作方向進行了溝通交流。中國機械聯質量工作部、會員工作部有關同志參與交流。(質量工作部)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決策部署,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第一天就破了英語課代表的處,近期,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徐念沙率隊赴安徽省開展裝備制造業發展專題調研。期間,調研組拜會安徽省省長王清憲。日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徐念沙攜有關機構和企業來皖開展專題調研和投資對接。7月8號下午,省長王清憲與調研組一行舉行工作會談。王清憲指出,安徽深入落實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推進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創新和產業生態日益完善,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我們希望與各類行業協會、投資機構加強對接,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優化、未來產業培育上形成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徐念沙一行表示,安徽產業發展的態勢令人鼓舞,有不少值得總結的經驗。聯合會和成員單位將發揮所能所長,對接安徽需求,探索服務地方發展的新模式新機制。副省長李中參加。(行業發展部)
2025年7月8日下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機械聯)李燕霞總工程師在工作總部會見了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以下簡稱軌道交通國創中心)主任兼總經理李林和華東交通大學副校長肖乾一行。中國機械聯溫順如副總工程師、軌道交通國創中心黃志華總監參加會見。李林主任介紹了軌道交通國創中心的發展歷程、成果轉化、市場開拓和團隊建設等情況優發,肖乾副校長介紹了華東交通大學的學科設置、平台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希望能夠與中國機械聯建立緊密聯系,在業務融合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得到指導和支持。李燕霞總工程師介紹了中國機械聯的主要職能和業務開展情況。與會人員圍繞科技優發、質量、標準、機器人和培訓等工作進行了充分交流。中國機械聯辦公室、科技工作部、質量工作部、標準工作部和機器人工作部有關同志參加會見。(辦公室)
7月9日,中國機械聯副會長葉定達在工作總部會見了來訪的成安縣縣長劉丙勝一行。會上,劉丙勝縣長介紹了成安縣工業發展規劃、特色產業布局,成安雖然工業起步較晚,但立足邯鄲“鋼鐵之城”轉型升級戰略,基于優質鋼材的精密加工和循環利用,致力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希望能借助中國機械聯行業及專家資源優勢,對集群發展以及申報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工作給予指導、咨詢和幫助,為成安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葉定達副會長對劉丙勝縣長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中國機械聯的總體情況、歷史沿革、優勢資源和“四個服務”的辦會宗旨。葉定達表示,國家高度重視產業集群發展工作,近年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中小企業集群式發展。他肯定了成安縣近年來取得的成績,並建議成安縣進一步做優做強主導產業,找準定位、形成特色,進一步做好集群發展規劃,逐步健全集群內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推動集群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與會雙方就成安產業集群的基礎條件、發展特點進行了深入探討,就未來的合作方向進行了溝通交流。中國機械聯會員工作部、質量工作部有關同志參與交流。(會員工作部)
7月6日,河南省閥門工業協會2025年一屆二次常務副會長擴大會議在凱高閥門會議室召開。本次會議匯聚了協會會長單位:河南上閥閥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會長單位:凱高閥門有限公司、河南泉舜流體控制科技有限公司、開封市瑞發高中壓閥門有限公司、河南開閥閥門有限公司、河南予新閥門有限公司、河南黑馬實業有限公司、鄭州鋁都閥門有限公司、河南盛譽實業有限公司;副會長單位:南通龍源電站閥門有限公司、河南朝盛實業有限公司、河南中遠閥門有限公司、鄭州鄭研通用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監事長單位:河南省金蝶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會員單位代表:新鄉市耐特閥門廠、新鄉市新華閥門有限公司、河北凱科閥門有限公司、瀚斯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回顧過去2025年上半年的工作成果,深入探討行業發展現狀,並對下半年工作進行了規劃與部署。會議伊始,會長于田對協會2025年度上半年的工作進行了系統總結。在2025年上半年中第一天就破了英語課代表的處,協會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通過組織行業交流活動、技術研討會等,有效促進了會員單位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同時,協會在推動團體標準制定、助力企業拓展市場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河南閥門行業的穩健發展貢獻了力量。會議還對協會2025年下半年工作計劃進行了規劃和部署。協會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落實黨支部建設;二是為助力會員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繼中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商務對接後,精心策劃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海外行活動;三是7月3號發布了《超高溫煙道閥》團標之後,後半年抓緊時間籌劃下一個團標建設;四是關于入駐中原閥門大廈的計劃,協會下半年將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全面負責與大廈運營方的溝通協調,制定詳細的入駐方案和時間表。隨後在討論環節,常務副會長孟建偉圍繞行業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方向展開論述,分享了國內外閥門制造前沿技術動態,並提出建立行業技術共享平台的倡議;常務副會長趙東東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結合自身企業實踐,深入剖析了智能制造在閥門生產中的應用案例與發展潛力;副會長常新朝則著重探討市場拓展策略,強調通過強化品牌建設、優化服務體系提升河南閥門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會議結束後,與會代表一行實地參觀考察了凱高閥門有限公司的新廠房、河南予新閥門有限公司、新鄉市耐特閥門廠以及新鄉市新華閥門有限公司。在凱高閥門新廠房,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與智能化管理系統令人眼前一亮,董事長李紹偉詳細介紹了新廠區的新設備以及依託新設備做出的新產品,大家紛紛嘆為觀止;在河南予新閥門有限公司,代表們深入車間,了解其特色產品的生產工藝與質量管控流程;新鄉市耐特閥門廠展示了企業在特種閥門研發上的突破,雙方就技術難題展開熱烈交流;新鄉市新華閥門有限公司則分享了其在市場開拓與客戶服務方面的寶貴經驗,參觀過程中,代表們積極互動,在技術交流與經驗分享中碰撞出創新發展的新火花。此次常務副會長擴大會議的落幕,並非終點,而是河南閥門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起點。站在新的歷史節點,面對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的時代浪潮,河南省閥門工業協會將以此次會議精神為指引,持續凝聚行業合力,深耕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生態。未來,河南閥門企業必將以更堅定的步伐突破技術壁壘,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全球市場,向著建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閥門產業集群目標奮勇前行,為中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續寫更多“河南篇章”。
7月4日,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週在武漢開幕。本屆台灣週活動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兩岸企業家峰會(以下簡稱“峰會”)作為支持單位。峰會大陸方面副理事長張平,湖北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殿勳,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趙世通,峰會大陸方面秘書長林軍,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曾永權,台灣苗栗縣縣長鐘東錦,峰會台灣方面秘書長尹啟銘出席活動並共同啟動開幕。峰會兩岸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專項工作組(以下簡稱“新能源汽車專項組”)大陸方面牽頭人蘇波,台灣方面召集人杜紫軍,陸方信息產業組召集人劉利華,智能裝備組副召集人宋曉剛,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台灣工商建研會理事長雷宏毅等重要工商團體負責人,企業家、基層台胞及青年代表等1700餘人與會,其中約1100人來自島內。台灣週期間,兩岸企業家峰會兩岸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專項工作組作為指導單位支持舉辦了“海峽兩岸(武漢)汽車產業技術與產品對接會”以及“海峽兩岸(武漢)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發展交流會”。這兩場活動以“漢台聯動智創未來”為主題優發,由武漢經開區管委會和武漢市台辦等承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武漢汽車行業協會和海峽兩岸(武漢)車輛技術創新聯盟協辦。7月3日上午,海峽兩岸汽車產業技術與產品對接會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風汽車集團研發總院舉行。峰會新能源汽車專項工作組作為指導單位出席會議並參觀企業產品展覽展示。本次對接會專門設立了新能源動力系統和與智能網聯兩大專業會場,精準推動與會企業間的技術交流與產品對接。兩岸行業組織、企業代表等200餘人聚焦新產品、新技術進行交流對接,有效推動了台灣汽車電子企業與東風公司、武漢汽車零部件企業的交流與協作配套。會後,與會人員赴東風猛士汽車科技公司、中國車谷展廳等地實地考察。7月4日下午,海峽兩岸(武漢)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發展交流會在武漢經開區成功舉辦。峰會新能源汽車專項組陸方牽頭人、智能裝備組陸方召集人蘇波,新能源汽車專項組台方牽頭人第一天就破了英語課代表的處、能源環保組台方召集人杜紫軍出席活動並致辭。峰會信息組陸方召集人劉利華,智能裝備組陸方副召集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宋曉剛,智能裝備組辦公室副主任孫媛媛,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副會長徐金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何毅,海峽兩岸(武漢)車輛技術創新聯盟輪值會長陳斌波,全國台企聯副會長、海峽兩岸(武漢)車輛技術創新聯盟會長陳宏欽,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蔡鬆慧,武漢市委常委、武漢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劉子清、湖北省台辦副主任張丹青等參加此次交流活動。“兩岸(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在本屆湖北武漢台灣週活動期間正式成立並落戶武漢經開區。開幕式上,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秘書長林軍、台灣方面秘書長尹啟銘為“兩岸(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授牌。交流會上,蘇波、杜紫軍召集人,劉子清書記,張丹青副主任為示範基地揭牌。武漢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唐超以“兩岸同心築夢,共創世界車谷”為主題作推介發言,並發布《兩岸(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52027年)》,為漢台汽車產業深入合作明確了新路徑。活動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何毅作專題演講,他介紹了汽車行業總體運行情況和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並就汽車碳管理體系建設提供了思路。東風汽車科技創新管理部副總經理、研發總院副院長張衡發布技術產品規劃。台灣用友資訊、嵐圖汽車、上海寅家電子、恩高光學等兩岸企業代表圍繞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前沿趨勢與創新實踐進行分享交流。本屆台灣週活動以“融合發展共建支點”為主題,在武漢設主會場,在襄陽、宜昌、黃石設分會場,開展主體活動、鄂台經貿產業對接、青年交流交往等三大板塊14項活動,推動了鄂台文化交流與經貿合作,並且取得了務實的成果。開幕式上,39個項目現場簽約,投資總額139.75億元。簽約項目涵蓋半導體、新材料、電子信息、精密制造、汽車零部件等領域。其中,投資額超10億元項目4個,5億元以上項目6個。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發展交流會上,武漢經開區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產業園與海峽兩岸(武漢)車輛技術創新聯盟現場簽約。雙方將深化產業合作,推動技術、產品、人才、市場、資本等要素深度融合,實現共贏。本屆湖北武漢台灣週實現了漢台經貿交流不斷向縱深推進,新能源汽車活動進一步推動了漢台兩地產業交流合作及融合協同發展,為海峽兩岸汽車產業的合作提供了新機遇。(國際合作部)
2025年7月7日下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副主任陳斌帶隊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開展“十五五”規劃專題調研。中汽協副秘書長李邵華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與了此次調研座談。李邵華對調研組表示歡迎,詳細介紹了當前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以及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特點及問題。與會人員圍繞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全球化發展、未來五年技術發展重點及市場競爭態勢等議題進行了交流討論。陳斌副主任總結指出,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在國家有關政策推動下,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內需不足、外需不穩、裝備與芯片軟件短板、內卷與效益問題等多重挑戰。盡管新能源汽車及汽車出口市場近年來取得了顯著增長,但全行業仍需保持冷靜,穩健推進產業發展。同時,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應進一步加大力度幫助企業“走出去”,從政策、標準、法規、金融第一天就破了英語課代表的處、知識產權、人才乃至文化等多方面為企業全球化發展創造有益的幫助和支持。中國機械聯行業發展部、教育培訓部、科技工作部優發、會員工作部等部門有關同志一同參加調研。(行業發展部)
為深化中阿機械產業合作,推動行業國際化布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與迪拜商會于7月4日下午在北京共同主辦機械行業出海中東圓桌交流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徐念沙、迪拜商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盧塔閣下出席會議並致辭。迪拜商會亞洲區域總監馬萬邁利、北京首席代表王亢,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趙剡水等九家行業協會負責人和國機集團、北京探能科技、晶澳太陽能、中國水環境集團、奇瑞汽車、七騰機器人等18家重點行業企業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工程師李燕霞主持,中國機械聯國際合作部相關人員參會。會議期間,雙方正式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標志著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與迪拜商會在機械領域戰略協調、務實合作邁入新的階段。徐念沙會長在致辭中回顧了中阿機械產業合作基礎,指出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制造業規模佔全球比重達29%,雙方合作空間廣闊。他結合5月訪問迪拜商會總部達成的共識,強調阿聯酋在金融、科研、制造等領域的戰略性優勢及其作為輻射中東、非洲、歐洲和東南亞樞紐的區位價值第一天就破了英語課代表的處,提出通過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政策對接、市場準入、需求對接等全鏈條服務,助力構建中阿機械產業生態共同體。迪拜商會總裁穆罕默德盧塔高度評價中國機械工業的創新活力與競爭力。他指出,目前在迪拜注冊的中國會員企業已超6000家,雙向投資規模持續擴大,並系統闡釋迪拜三大核心優勢:世界級基礎設施與物流體系、覆蓋27個自由貿易協定的政策環境、輻射全球的市場網絡。盧塔強調,備忘錄簽署將深化新能源汽車、綠色技術、發電設備等領域合作,助力中國機械企業通過迪拜樞紐拓展全球市場。隨後,李燕霞總工程師與馬萬邁利總監代表雙方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根據協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與迪拜商會將共建信息共享與服務網絡,為雙邊企業深化技術交流、貿易往來、投資合作提供支持第一天就破了英語課代表的處,助力迪拜現代化建設及中國企業把握中東市場機遇,推動實現全球化布局。迪拜商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王亢以迪拜作為中東出海首選地為主題進行專題推介,重點闡述其作為阿聯酋最具影響力商業組織的戰略定位。依託其廣泛國際網絡、以及迪拜開放營商環境和多元化產業優勢,迪拜商會為全球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尤其在連接中東、非洲和亞洲市場中發揮橋梁作用。其主辦的ExpandNorthStar科技初創盛會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同類活動,彰顯迪拜作為新興經濟中心的創新活力。自由交流環節中,與會代表圍繞政策對接、技術合作、市場拓展等議題展開深度互動,結合迪拜市場需求探討具體合作路徑。雙方約定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通過組織企業考察、搭建信息平台、參加展會、組織專項對接會議等方式,推動中阿機械產業在研發、制造、服務等領域全方位協作優發。此次圓桌交流會為中阿機械產業合作注入新動能。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將以備忘錄簽署為契機,依託迪拜區位與政策優勢,推動中國機械產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同時促進阿聯酋企業來華投資,實現資源互補與互利共贏,為中阿產業合作貢獻機械行業力量。(國際合作部)
2025年6月26日下午,波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館主辦的“波中汽車產業合作新模式論壇”在北京舉行。波蘭駐華大使古天衛發表開場致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徐念沙應邀出席並隨後發表講話。波蘭東方研究中心代表、波蘭卡託維茲經濟特區負責人、波蘭主要汽車行業協會和企業代表、中國機電商會代表分別發言。古天衛大使在發言中指出,中國汽車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尤其是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突破與市場擴張令全球矚目第一天就破了英語課代表的處。他強調,波蘭與中國長期保持友好外交關系,憑借扎實的工業基礎、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完備的汽車產業鏈,已成為連接歐洲東西部市場的核心樞紐。大使進一步表示,汽車工業是波蘭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供應鏈體系健全、人力資源充沛,汽車產業規模在歐盟位居前列,這為中國企業拓展中東歐市場提供了獨特機遇。他特別提到,波蘭作為中歐戰略要地,是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的天然門戶,樂見兩國企業依託各自優勢深化合作,共同挖掘區域產業協同潛力。徐念沙會長在致辭中表示,汽車產業作為制造業技術集成平台優發,既是中波產業合作的關鍵領域,也是兩國技術協同創新的重要載體。他提到,中國汽車產業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動力電池、智能駕駛等領域的技術突破為全球汽車產業變革注入新動能。波蘭在精密制造、歐洲市場準入方面的優勢,與中國完備的產業鏈及數字化創新能力形成互補,雙方合作潛力巨大。徐念沙進一步指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始終以推動國際產業合作為己任,覆蓋機械行業全產業鏈的14個專業領域,代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方向。他呼籲中波兩國以汽車產業為切入點,深化技術合作及供應鏈協同,共同應對全球產業鏈重構挑戰。在圓桌討論環節,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務秘書長張旭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魏文清分享了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經驗,對話嘉賓圍繞中波汽車產業合作新模式展開深入探討,重點聚焦技術聯合研發、本地化生產及市場合作等議題,為兩國企業務實合作提供了方向指引。中國機械聯聯合中汽協特別組織了奇瑞、吉利、理想、蔚來、小鵬等車企代表參會,與波方代表就產業合作展開深度對接。此次論壇為中波汽車產業對接搭建了行業對話平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將持續發揮橋梁作用,支持兩國企業開展政策溝通、項目對接及資源整合,助力中波汽車產業合作邁向新階段。期間,徐念沙會長還應邀與古天衛大使舉行單獨會見。雙方圍繞中波汽車產業合作的具體路徑展開深入交流。古天衛大使表示,波蘭政府支持兩國企業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深化合作。徐念沙會長回應稱,中機聯將依託自身行業資源,協助波蘭企業精準對接中國供應鏈體系,助力波蘭工業轉型與中國“智造”能力對接,推動雙向務實合作落地。(國際合作部)
各有關單位:當前,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響全球能源結構,並加速推進現代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推動清潔能源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德陽市人民政府支持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定于2025年9月中旬在四川省德陽市主辦2025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WorldConferenceonCleanEnergyEquipment2025,簡稱:WCCEE2025)。詳見通知正文:文件下載:關于召開2025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WCCEE2025)的通知(質量工作部)